第13章(1 / 1)

2此《经》还一异译本,即东晋法显与佛陀跋陀罗译的六卷本(北本的部分内容)。

南本是在北本与六卷异译本的基础上增改而成的。

3指具有一切佛法的身,或以佛法成身。

4此处指众生成佛的可能或根本因,即众生本来就藏有能成佛的本性。

5指不信佛法之人,特别指不信大乘佛教的理论与实践之人。佛经中常称此种人为“无信之人”或“断善根之人”。

-- 58

印度哲学15

去掉染污,即可解脱。同样,一切众生都是如来藏,由于被烦恼隐覆,才不显佛性,去除烦恼的隐覆,即可成佛。另外,此《经》还论述了“一乘真实”

1等大乘学说。

《解深密经》现存汉译本与藏译本。

汉译本主要为唐玄奘译的五卷本。此外,还有几个异译本,即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的两本(《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和《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各一卷)

、北魏菩提流支译的五卷本(《深密解脱经》)及南朝真谛译的一卷本(《佛说解节经》)。

《解深密经》对瑜伽行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此《经》的许多思想被瑜伽行派作为本派的基本观点。它把佛教十二因缘中的“识”解释为一切种子的心识,认为从这心识中可生长或发展出作为身心环境的世界。此识由于可执持世间一切和蕴藏生出一切的种子,因而又被称为“阿陀那识”

(执持识)和“阿赖耶识”

(藏识)。识为世界一切之根本,由识而生的万物则为假相。为说明此种观点,该《经》提出了三性和三无性的理论。此外,该《经》还对修行的途径、果位及唯识的禅观等问题也作了论述。

除了《解深密经》之外,还有一部经也着重论述了“万法唯识”的思想,即《大乘阿毗达磨经》。此《经》虽名为“经”

,实则经论合一,更具论的性质。由于它与《解深密经》都较早地论及了瑜伽行派的一些基本理论,因而亦被认为是对该派形成有直接推动作用的大乘经。

4。瑜伽行派及其学说。

1即认为在声闻、缘觉和菩萨这“三乘”中,实在的仅是菩萨或佛乘。

-- 59

25印度哲学

瑜伽行派(yogacara)

的创立人相传为弥勒(itreya)

,但对弥勒在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学术界至今没有定论。认为他存在的人一般把其年代定在公元4世纪左右。署名弥勒的瑜伽行派论著不少。汉译中重要的有:《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颂》、《辨中边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等;藏译中重要的有:《现观庄严论》、《法法性分别论》等。此外,还有一些未译成汉、藏语的梵本。

对署名弥勒的论著作了不少注释并且又制作了一批新的论著的瑜伽行派代表人物是无著(asan。

ga,约4至5世纪)

和世亲(va-subandhu,约4至5世纪)。无著的主要著作有:《顺中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六门教授习定论》等。世亲的主要著作(大乘)有:《大乘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大乘成业论》、《佛性论》、《大乘百法明门论》及对许多大乘经的注释等。

世亲之后,瑜伽行派的发展大致也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由陈那(dignaga,约6世纪)发展起来的系统,另一个是由德慧(guna-ti,约5至6世纪)发展起来的系统1。陈那不仅是佛教唯识思想的阐述者,而且是印度因明学的著名大师,是新因明学的开创者。他的主要著作有:《观所缘论》、《掌中论》、《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因明正理门论》、《集量论》等。陈那系统中的唯识派主要人物有无性(asvabhava,约5至6世纪)

、护法(dharpala,约6世

1根据《成唯识论述记》,与世亲同时代的瑜伽行派论师还有火辨(citrabana)和亲胜(bandhus′ri)等人(共十人)。他们注释了世亲所著的《唯识三十颂》。

-- 60

印度哲学35

纪)

、戒贤(silabhadra,约7世纪)

、法称(dharkirti,约7世纪)

等人。

德慧也对世亲的论著作了注释,重要的著述有:《随相论》、《唯识三十颂释》等。他这一系统的主要人物有:安慧(sthirati,约6世纪)

、难陀(nanda,约6世纪)

、胜军(jayasena,约7世纪)等人1。

根据《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和《成唯识论》等论著,瑜伽行派的主要理论有唯识无境、三性三无性、心分说、五位百法等。

(1)唯识无境。唯识无境是瑜伽行派的基本理论,其它学说无不与此理论相通,或是这一理论的具体表述形式。此派认为,“识”是一切的根本,除了识之外,其它的任何东西都是不实的,现象界(外境)仅是识的变现,在本质上是不实的(无境)。世俗之人由于自身迷幻无知,把外境看作是实在的,这种情形就如同患了眼病的人把不存在的影像看作是实在,或如同人们在梦中把梦中经验看作是实在的一样。

瑜伽行派把识分为八种(八识)

,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八识按其作用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识是前六识,它们亦可称为“境了别识”

,其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主要作用是执取外部现象的个别方面(色、声、香、味、触)

,即分别向外把握属于各自认识范围内的东西;第六识(意识)的作用是统领前五识执

1瑜伽行派亦被分为“唯识古学”和“唯识今学”

,或分为“无相唯识派”和“有相唯识派”。唯识古学或无相唯识派的主要代表即德慧、难陀、安慧等人;唯识今学或有相唯识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为陈那、护法等人。

-- 61

45印度哲学

取外境,此外,还可向内进行思维活动。

第二类识为末那识,此识亦可称为“思量识”

,它的主要作用是把阿赖耶识思量为自我,把阿赖耶识个人化。这种识经常伴随着四种“烦恼”

(即我见、我痴、我慢、我爱)。

第三类识即阿赖耶识,此识亦称为“异熟识”

,或“种子识”。它蕴藏着各类“种子”

,这些种子可以生出世间现象(现行)

,生出的世间现象又可“熏习”阿赖耶识的“种子”。

这些种子还有自类相续的功能,可以“种子生种子”。当阿赖耶识发生作用时,末那识与前六识亦开始活动。三类识共同参与转变过程,展示出世间现象,但其中阿赖耶识是最基本的识,它是其它识和世间现象的根源,而且还是业报轮回的主体和由世间证得涅槃的依据。

(2)三性三无性。三性三无性的概念在《解深密经》和《大乘阿毗达磨经》等大乘经中即已提出,后被无著、世亲等瑜伽行派论师所继承和发展,成为此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遍计所执性指从各个方面对事物进行虚妄的“分别”

,认为“法”与“我”是实有的。

依他起性指一切现象都要依因缘而起,尤其是要依阿赖耶识这根本因而起。

圆成实性指如果根据事物所具有的依他起性而认识到真正实在的唯有识,而其它的一切(法或我)均不真实,这样就达到了事物的“实相”或“真实”。

三无性相对于三性而言。它们是: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

-- 62

印度哲学55

相无性指世俗之人“遍计所执”

,对事物进行虚妄的分别,认为有“实我”

、“实法”

,而实际上这些“体相”是没有的。

生无性指事物是“依他起”的,既然是依他起,就没有实在性。即因缘所生之物必无实有性。

胜义无性指远离了“遍计所执”的虚妄分别,认识到依他起的法之不实及我之不实,领悟并接受了“圆成实性”

,达到所谓“真如”境界。

在瑜伽行派看来,要真正把握事物的“实相”

,认识到“唯识无境”

,就应仔细地区分和认识三性三无性。

最新小说: 燃烧军团浮生记 领主:兵种上古神魔,就问怎么输 我!被PDD卖掉的世界冠军上单 重生归来的我,创造游戏世界 种田领主,我的技能无限进化 无限敏捷之赠品的崛起 乾坤世界有乾坤 wargame之新的传奇 全民种族模拟:开局成为蚁后 我的传奇币可提现